西宁、大同、平遥的电影节(周),具有“带货体质”吗?
城市在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时,电影成了许多城市的选择。西宁、大同、平遥这些历史名城,也都齐齐与电影展相结合,助推影视产业和文旅产业的发展。能够回归市民属性、融入城市文化发展,且具有“带货”能力的电影展才是城市发展所需。
电影展与城市的双向互选
西宁与FIRST青年影展
FIRST青年电影展从默默无闻的民办影展到如今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口碑和影响力电影展,已经走过12年时光。FIRST前身大学生影像节,最初创立于中国传媒大学,当初还只是传媒大学的FIRST校园短片活动。创办人宋文和李子为并未选择北京作为电影展的根据地,几经考察,最终与西宁一拍即合。但是,为什么不是北京,不是东部沿海城市,而是西宁?
FIRST青年影展2011年落地西宁,说到底这是电影与城市双向互选的结果。一方面,相比于在北京上海举办电影节的“精英化”和“高端化”,西宁市政府对电影展的征片要求较少,对影片题材限制少、且对影展的支持力度大,甚至能够持续不断地推出新鲜的力量。作为青藏高原的入口城市,西宁需要电影展等活动来扩充自己的城市文化影响力。
另一方面,坚持“青年”“独立”作为标识的FIRST青年影展希保持自己的特点和初衷。因此,西宁政府与FIRST青年影展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开始牵手共办,签约二十年。在最初的三年,西宁市政府累计对影展陆续投入数百万扶持资金,FIRST青年影展发展至今名声大噪,环节设置上更加完备,除了竞赛单元“水晶板砖奖”优秀影片评选、展映单元、主题论坛、青年电影人训练营等,还增加了青年电影项目创投会等版块,目前已经成为西宁的重要文化活动。
虽然走过十二载,但FIRST青年影展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坦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双方仍需面对许多问题:电影艺术的特性与城市文化底色如何共处;青年影展的“作者向”调性如何与市场实现对接;年年负债的情况如何扭转;电影展与城市能否实现共生经济效益?
从FIRST青年影展的发展来看,它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重要力量。从这里走出了《心迷宫》《八月》《爆裂无声》等多部优质影片。但是电影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呢?FIRST影展电影事务部总监段炼近日接受采访表示,FIRST影展到目前还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影展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不大,影展期间主要吸引的观影人都是特地来此观片的全国各地的电影爱好者。虽然很多人因为这个电影展而第一次来到西宁,但很大一部分人会集中购买展映场次,持续关注。所以,电影展到底带来的是观影人,还是真正的游客呢?未来发展中,FIRST青年影展和西宁可能还需要思考和探索如何找到共生发展的支点,怎样才能不枉彼此最初的选择。
战略冠名还是生根发展?
大同与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
一座城市在依托文化产业进行转型突破时,往往会选择举办重大的节事活动,比如举办电影展,就会十分注重当地文化资源与节展之间的文化共生性,从城市文化精神与节展活动所传递的精神形成相关性,并以此为千篇一律的节展活动冠上城市文化标签。今年,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亮相大同,本届电影周将集中展映成龙经典动作电影和即将上映影片,举办成龙电影嘉年华,以及“钢铁人研讨会”和“钢铁人圆桌高峰论坛”。本届电影周的最大亮点是中国电影人脱贫攻坚战公益行动。成龙为什么把连续三年在上海举行的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搬去了大同?
山西大同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在北魏、辽金时代留下了许多文物古迹,明代的杀虎口、边墙五堡等长城遗迹就临近此地,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独特的火山群、土林等自然地貌,使大同具备了向文旅转型的文化底蕴和景观优势。再加之“靠煤吃煤”的重工业发展基地已经成为历史,打造现代文化旅游城市的需求愈加迫切。更重要的一点是城市主政者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在诸多要素合力推动下,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成功落户大同。但与FIRST青年影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样,电影展、电影周这些文化活动如何与城市产生真正的良性互动,并以此促进城市文化和电影相关产业的发展?
电影展如果只是在举办的当月集中在城市活动,其他时间里电影展组委会还是会驻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且当地居民对该地举办的电影节展的关注度不高,那么对城市和电影展双方来说将是一次失败的选择。因此,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与大同的“双选”结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平遥与平遥国际电影展
同属山西,晋中市的平遥县也拥有独特且丰厚的历史文化禀赋,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更是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
2016年导演贾樟柯与平遥政府签订《平遥国际电影展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废弃厂房建包括电影展区、电影产业基地、拍摄基地以及艺术社区在内的文化产业园区。平遥县长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遥希望借由举办国际影展,达到丰富游客体验、提升旅游品质的目的,为此县政府同意在影展前三年给予千万级别的资金扶持。
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于2017年开幕,共放映国内外影片56部、176场次,上座率达93.2%,到平遥电影产业园内的观展人数达到12万人次。电影展设立了“平遥之夜”“卧虎”“藏龙”“首映”“特别展映”“影展之最”“平遥一角”及法国电影大师梅尔维尔百年诞辰回顾展等八个单元。影展期间,还举办了四场“论坛/大师班”活动,包括电影导演吴宇森、贾樟柯等电影从业者作为主讲嘉宾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电影心得,分享创作历程。
平遥国际电影展被当地政府寄予了厚望,希望未来通过电影展的品牌效应,促进当地电影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未来的发展如何,平遥国际电影展能否承担起如此重任,让人拭目以待。
城市为什么需要电影节?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
相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电影节,二三线城市的电影展(周)在当地并没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相配套的住宿、餐饮等服务都相对落后,而且没有国际化城市为依托,其影响力也相对有限。但是,这些城市为什么需要电影展?从西宁、大同、平遥等城市的电影展中我们或许可以获得一些思考,并总结出一些发展共性:
首先,城市本身具有优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希望通过电影展等大型文化活动为其附能,变文化资源为经济效益。
其次,“文化+影视+旅游”成为城市转型发展方向和需求,希望通过举办电影展带动当地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产业发展氛围,并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最后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打造和扶持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电影展来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播发展。
那么这些城市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展?或者说城市对电影展的诉求是什么?
回归市民属性,融入城市文化发展
对城市来说,能够回归市民属性,成为市民的狂欢,深入地与城文化相融合才是举办电影展获得的最佳效果。今年FIRST青年影展,包括开闭幕影片在内,38部竞赛入围影片,16部主题展映影片,共计56部影片在西宁当地4家影城进行展映。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500部左右的中外优秀影片,分成不同主题的30个单元在上海的45家影院作电影节放映,此外还有部分影片走入社区,进行社区放映,深入到市民的生活空间。虽然在展映数量、规模上两者无可比性,但对比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电影节,二三线城市的电影节展在与城市的互动和文化影响力上可谓任重道远。
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具备“带货”能力
城市选择电影节展就像品牌选择代言人一样,不仅形象气质要与产品理念相符合,而且还要看重代言人的人气和自身魅力。一个成功的代言人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促进品牌的销售和传播,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俗称“带货”能力。
在电影展与城市的关系中,这种“带货”能力就体现在电影展对当地的旅游产业、城市服务、社会就业多方位的影响中。电影节展应该能够促进当地游客的增加;通过电影节展品牌的塑造,促进城市餐饮、住宿等服务品质的提升,促进文化消费、休闲娱乐的业态的丰富;促进当地人口就业的增加。
众所周知的戛纳电影节能够成为城市文化与电影节融合发展的典范,重点在于非电影节展期间,城市文化旅游以及会展等产业对游客和相关人才的留存能力,同时还包括通过电影节对当地就业、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力。国内电影展、电影周虽然遍地开花,但却始终没有铸造出中国的“戛纳”,这是我们需要深思的地方。
END
美 编 | 张楚炀
推荐阅读